贴在王凯歆身上的标签有很多,而神奇百货、90后、17岁少女、高中辍学、曾创业、二次元这几个尤为突出。
【少女成名之路】
先来看一下,我们是如何被这个小姑娘牵着鼻子走的:
王凯歆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,是在2016年北京电视台《我是独角兽》节目中,一身二次元少女装扮出场,作为整个节目中最小的参赛者,一举获得经纬2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,吸睛指数满分;
接着,GQ中国在5月份特遨王凯歆从深圳到北京接受采访,但无情地把姑娘勾勒成一个野心勃勃但任性妄为、挥霍无度、没有家教、缺乏基本常识、不讲信誉的90后机会主义者;
gc出现在最近,7月4日,神奇百货自家员工在知乎爆料:“开开心心去上班,发现公司不见了”,再次将神奇百货和王凯歆推上舆论中心。
这舆论的变化简直跟过山车一样刺激。如果说,前两次媒体传播是给王凯歆蜜枣加大棒,而这次内部员工的爆料,对于王凯歆来讲无疑是致命的。
谁说骂就不能火的。用一张图感受一下近期大家对神奇百货的关注热度。
事件发酵后,王凯歆终于坐不住了,6日在其个人公众号上推送了一篇名为《神奇百货成立的一年里,我几乎经历了创业所有该遇到的坑》对此事进行回应。
她义正言辞地解释道,现在裁员是为了保住公司的发展,对于所有解雇员工都已经按照劳动法给与了合理的赔偿。
出人意料是的,很多人为她站台,电商领域的大V吴蚊米发微博为王凯韵打抱不平,并号召大家对待创业者要多一点宽容。
力挺派普遍认为,媒体和舆论太过严厉,这本该是正常的公司调整和商业行为。
后来,创业邦杂志的采访了她的天使投资人朱波,对方冷静地表示,王凯歆只是犯了90后都会犯的错误,在完成一轮金额较大(千万级人民币以上)的融资之后,就失去了对商业基本的敬畏和对资金的敬畏。
这个批评不算轻也不算重,最后也强调了他仍然对神奇百货有信心:资金还在安全线之内,市场空间存在,定位无问题,用户有刚需。
那么,天使投资人朱波的判断是否正确?半年内神奇百货能否走出低谷?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:
神奇百货APP目前有安卓和ios两个版本,从2015年9月份上线到在,安卓版在6月27日已经升级到2.02版;ios版本已经更新了11次,目前为2.1.5版本,更新时间是7月13日。
10个月内,更新11次,共修改43个问题,对于这么高的更新频率,如果每次没有出彩的亮点是否有损用户体验,尤其是对那些不喜欢更新的用户?
对于神奇百货的安卓版,10个月,14个应用市场,近100万的下载量,平均算下来每个应用市场的月下载量仅有7142。
数据显示,神奇百货的日下载量最高的的间段主要集中在2015年11月、12月,2016年3月、5月和2016年6月末7月初,而这几个时间段王凯歆和她的神奇百货都在忙着接受创见、亿欧网、DoNews、GQ的采访,参加《我是独角兽》的活动。
这些标签,这些过分的关注,无疑把这个初出茅庐的姑娘推得太高了,导致当她失足跌倒,摔得太狠。
但王凯歆身上的标签——90后、辍学、高中创业——到底是外界强加的,还是自己主动贴的,很难说清。
话说回来,没有一个企业是死在唾沫星子里的,只可能死在失败的产品和模式上。
由于文章直接放资源容易被删除,请关注WX公众号“qtfyfuli”获取。
暂无评论内容